Tel: 400-015-5291
公开课程



相关推荐
日本文系(文科商科类专业)和理系(理工科专业)不仅是在学习/研究内容上有区别,在就职上也有一些不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文理系的就职区别,以及哪方在就职中更占优势。
文系就职特征
文系就职多采取「オープン採用」的形式(即不固定职种),因此除了公认会计士或税理士这样门槛很高的职位基本上是不看专业性的,而是根据ポテンシャル(个人潜力)来判断。
基本不存在理系那样的推荐制度,都是自由应募(自己投递简历)。相应的,文系就职会经过ES书类选考、一轮轮的面试等很长的流程。
理系就职特征
学校推荐制度
1
理系存在一个特有的就活制度——「学校推荐」,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得到研究室和大学推荐,然后接受企业研究部门或特定部门的选拔。
学校推荐的名额由企业制定,比如某企业的研究开发部门设置了5个面对大学院生的推荐名额,然后从A、B、C、D、E五所大学中各录用一人。
虽然学校推荐的制度和流程因企业而异,但这种方式的选拔流程会比自由应募短很多,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高效地推进就职活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学校推荐,也有可能在之后的面试流程中被企业pass掉,所以获得学校推荐≠获得内定。
另外,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内定的话,不能像自由应募那样,拿到几家企业的offer进行比较后再决定去哪家。因为企业和学校都非常重视彼此间的关系,通常有「获得内定后就必须去该企业」的规定存在。

实际上,理系学生中也有约半数是通过自由应募来找工作的,也几乎没有学生只寄希望于学校推荐,多是和自由应募一起进行。
存在技术面、专家面
2
作为理系另一个特有的选拔流程,有些企业会安排研究开发部门的面试(也被称为技术面),以了解候选人的技术水平。一般是让候选根据在校期间的研究和论文进行发表,然后回答面试官(研究部门职员)的问题。
在这一关,我们需要展示出专业和志望企业的匹配度,以及自己的研究主题在企业中的哪方面能发挥作用。
大学院生更有优势
3
对于理系同学来说,经过大学院的学习和研究,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更进了一步,这种优势也会在就职活动时体现。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在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进修的学生只占30%左右,近半数的学生都是毕业后直接工作。但日本有部分企业(特别是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制造业)会把修士毕业作为招聘的最低条件。
理系就职更占优势?
看了文理系的就职特点,
文系的同学们是不是有点方呢?
文系专业没有什么突出的点?
理系学生的研究和技能都与工作直接相关更占优势?
文理系就职率差别不大
1
其实从就职率来看,理系虽然比文系稍高一些,但两者整体相差无几,可见专业对最终内定率的影响并不大。
数据来源:旺文社教育情報センター
调查时间:2020.4.1
文理系选拔路径不同
2
一般来说,针对理系学生的、专门职种的招聘通常开始较早,另外,即使不通过学校推荐的方式,理系学生就职的面试次数通常也会比文系学生少一些。因此理系拿到内定的时间也会更早,大家自然会产生一种「理系就职更有优势」的错觉。
文系就职时间充裕
3
相对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研究上的理系学生,文系学生在就职时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企业研究和自我分析,这些对于之后的选拔是非常重要的。
文系学生选择面广
4
理系学生的专业性高,同时也决定了如果选择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行业和岗位的选择面就限制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而文系学生则不受专业的限制,这也是文系学生就职的优势之一。
文理系学生就职要点
据日本经济团体连合会的调查显示,企业希望学生拥有的资质与能力中,无论是文系还是理系,「独立性」、「执行力」、「课题设定、解决能力」都排在前列。(2018.4.17「高等教育に関するアンケート」結果)
除了一部分对专业要求高的岗位,比起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更注重候选人是否具有以上能力。因此文理系的同学在就职时,都要注意培养和展现这些能力。
文系
文系的同学需要尽早地开始自我分析和企业研究,以此提高与企业的匹配度,也别忘了在ES和面试等过程中表现出对志望企业高度的热情和干劲哟!
+ + + +
理系
理系的同学就活时间比较有限,尽早准备是成功斩获内定的法宝。
另外理系学生的就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面试官让你介绍研究内容的情况,提前准备好让人容易理解的说明也会给面试加分,因为这也是企业考察你发表、沟通能力的一环。
+ + + +
最后,不管是什么专业的同学,都推荐大家参加インターンシップ(实习)。实习的好处就不在此赘述了,大家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
当然了,在日本这样一个学历社会
从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
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拥有一顶名校光环~
私戳我们,带你拥有名校光环!
'